專訪仁大學術副校長陳蒨教授 香港首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虛擬博物館互動式體驗 360 度穿梭盂蘭勝會
2022-06-24
 
香港樹仁大學近年積極推動「數碼人文」,重塑博雅教育,致力開展不同類型的研究項目。由仁大學術副校長、社會學教授陳蒨博士主理的「三個潮籍盂蘭勝會:研究、傳承與推廣計劃」,透過利用數碼科技結合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製作出香港首個虛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虛擬博物館:疫情下佛教三角碼頭盂蘭勝會的變奏」。
 
陳教授自2012年已進行有關盂蘭文化的研究,過去亦以有關題材出版了一本專書及於不同學術期刊發表多篇文章。陳教授接受《樹仁簡訊》訪問時表示,由於香港寸金尺土,於是想出利用數碼科技構建虛擬博物館,作為呈現盂蘭勝會研究成果的方式,讓參觀者可不受地域限制,隨時看到這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多角度傳承盂蘭文化
 
「這個虛擬博物館結合數碼技術進行知識轉移,包括360影片,和使用攝影測量法(Photogrammetry)拍攝數千張相片後製作而成的3D模型。參觀者只要戴上VR(虛擬實境)頭戴式裝置,便可進入博物館,並且穿梭時空到2021年體驗社區內盂蘭勝會場景,他們可看到當日臨時搭建的神壇場景及於場內走動的人,又會聽到當時進行法事期間的人聲、誦經聲等,令參觀者有置身其中、得到田野研究的考察體驗。」
 
5月28日於仁大研究院綜合大樓低座舉行了「多媒『睇』香港盂蘭勝會:過去、現在、未來」的專題講座。 (由左起:仁大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周德生博士、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林國輝先生、仁大行政副校長張少強教授、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仁大學術副校長陳蒨教授、仁大常務副校監胡懷中博士、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主席麥勁生教授、質素提升支援計劃成員傅昭融先生和郭昕洛先生、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二級助理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別項目梁達威先生及地方志編委陳玉嬋女士。
 
為增加虛擬博物館的資訊性與趣味性, 陳教授續指,參觀者能於虛擬博物館內觀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盂蘭勝會歷史圖片、舊報章的報道和以潮籍盂蘭勝會為主題的動漫畫等,亦可與館內其他參觀者互動討論。「一般博物館都會提供館方規劃的參觀路線,但我這個虛擬博物館則可全權由參觀者選擇參觀路線,他們可自行選取在館內觀看的內容及逗留時間,這些都是一個截然不同的體驗,亦能讓參觀者對盂蘭勝會的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
 
5月28日的專題講座結束後,嘉賓透過電腦體驗虛擬博物館內的360短片。
嘉賓戴上VR頭戴式裝置,體驗進入虛擬博物館。
儘管新冠疫情下,令陳教授和團隊無法拍攝常態下的盂蘭勝會實況,但他們亦成功拍攝疫情下盂蘭勝會的轉變,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靈活性和社區應變力。「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紀錄的歷史時刻, 盂蘭勝會這些宗教文化活動並非一成不變,反而能夠隨時間、經濟條件、政治環境及其他外在因素而變化。有別於一般博物館慣常將最完整的圖像呈現觀眾眼前,這次我把社區居民在艱苦環境下的盂蘭勝會形式紀錄,呈現出非遺以活態的形式存在。」
 
宣揚孝順仁愛精神
 
問到這項研究項目的最大挑戰,陳教授認為,是不少人對盂蘭勝會的誤解。「很多人一聽到這個題目就認為與鬼神、迷信及拜神有關,其實盂蘭節曾經是香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蘊含儒學和道教的文化內涵,彰顯孝道、發揚仁愛精神、主張扶貧濟困的觀念。同時,盂蘭節的目的也在於超度孤魂野鬼(不幸意外過世的人士),故此它亦承載了社區內災難的集體回憶。透過認識這些社區的記憶及香港故事,亦可深化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陳教授積極推動公眾教育,期望將研究成果推廣給市民大眾, 實踐知識轉移。「我期望明年完成另一個更詳細版本的虛擬博物館,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進入虛擬博物館瀏覽更豐富和詳盡的盂蘭文化資訊,有助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是虛擬博物館中展示2021年盂蘭勝會臨時搭建的3D神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