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仁大学术副校长陈茜教授 香港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互动式体验 360 度穿梭盂兰胜会
2022-06-24
 
香港树仁大学近年积极推动「数码人文」,重塑博雅教育,致力开展不同类型的研究项目。由仁大学术副校长、社会学教授陈茜博士主理的「三个潮籍盂兰胜会:研究、传承与推广计划」,透过利用数码科技结合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制作出香港首个虚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博物馆:疫情下佛教三角码头盂兰胜会的变奏」。
 
陈教授自2012年已进行有关盂兰文化的研究,过去亦以有关题材出版了一本专书及于不同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文章。陈教授接受《树仁简讯》访问时表示,由于香港寸金尺土,于是想出利用数码科技构建虚拟博物馆,作为呈现盂兰胜会研究成果的方式,让参观者可不受地域限制,随时看到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多角度传承盂兰文化
「这个虚拟博物馆结合数码技术进行知识转移,包括360影片,和使用摄影测量法(Photogrammetry)拍摄数千张相片后制作而成的3D模型。参观者只要戴上VR(虚拟实境)头戴式装置,便可进入博物馆,并且穿梭时空到2021年体验社区内盂兰胜会场景,他们可看到当日临时搭建的神坛场景及于场内走动的人,又会听到当时进行法事期间的人声、诵经声等,令参观者有置身其中、得到田野研究的考察体验。」
 
5月28日于仁大研究院综合大楼低座举行了「多媒『睇』香港盂兰胜会:过去、现在、未来」的专题讲座。 (由左起:仁大辅导及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周德生博士、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林国辉先生、仁大行政副校长张少强教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仁大学术副校长陈茜教授、仁大常务副校监胡怀中博士、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麦劲生教授、质素提升支援计划成员傅昭融先生和郭昕洛先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二级助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项目梁达威先生及地方志编委陈玉婵女士。
 
为增加虚拟博物馆的资讯性与趣味性, 陈教授续指,参观者能于虚拟博物馆内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盂兰胜会历史图片、旧报章的报道和以潮籍盂兰胜会为主题的动漫画等,亦可与馆内其他参观者互动讨论。 「一般博物馆都会提供馆方规划的参观路线,但我这个虚拟博物馆则可全权由参观者选择参观路线,他们可自行选取在馆内观看的内容及逗留时间,这些都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体验,亦能让参观者对盂兰胜会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5月28日的专题讲座结束后,嘉宾透过电脑体验虚拟博物馆内的360短片。
嘉宾戴上VR头戴式装置,体验进入虚拟博物馆。
尽管新冠疫情下,令陈教授和团队无法拍摄常态下的盂兰胜会实况,但他们亦成功拍摄疫情下盂兰胜会的转变,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活性和社区应变力。 「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纪录的历史时刻, 盂兰胜会这些宗教文化活动并非一成不变,反而能够随时间、经济条件、政治环境及其他外在因素而变化。有别于一般博物馆惯常将最完整的图像呈现观众眼前,这次我把社区居民在艰苦环境下的盂兰胜会形式纪录,呈现出非遗以活态的形式存在。」
 
宣扬孝顺仁爱精神
 
问到这项研究项目的最大挑战,陈教授认为,是不少人对盂兰胜会的误解。 「很多人一听到这个题目就认为与鬼神、迷信及拜神有关,其实盂兰节曾经是香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蕴含儒学和道教的文化内涵,彰显孝道、发扬仁爱精神、主张扶贫济困的观念。同时,盂兰节的目的也在于超度孤魂野鬼(不幸意外过世的人士),故此它亦承载了社区内灾难的集体回忆。透过认识这些社区的记忆及香港故事,亦可深化香港人的身份认同。」
 

陈教授积极推动公众教育,期望将研究成果推广给市民大众, 实践知识转移。 「我期望明年完成另一个更详细版本的虚拟博物馆,让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进入虚拟博物馆浏览更丰富和详尽的盂兰文化资讯,有助保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虚拟博物馆中展示2021年盂兰胜会临时搭建的3D神坛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