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潘靈卓博士及施永青先生
2024-12-02

 


仁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潘靈卓博士及施永青先生

香港樹仁大學於11月28-29日舉行第50屆畢業典禮暨榮譽博士學位頒授儀式,向聖士提芬會創辦人潘靈卓博士(Jacqueline Pullinger)授予榮譽社會科學博士,以及向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先生頒授榮譽工商管理學博士,以表揚他們對香港社會的重要貢獻和正面影響。

 

仁大社會學系系主任、卓越教授張越華在贊辭表示,獲本地傳媒冠以「香港德蘭修女」稱號的潘博士一直努力不懈服務社會,為吸毒者提供充滿愛和希望、沒有歧視與懲罰的環境,鼓勵他們接受戒毒治療。張教授表示,潘博士六十年前創建「屬靈社區」戒毒治療模式,至今仍行之有效,激勵吸毒人士擺脫毒品枷鎖、重過新生。他讚揚,「潘靈卓博士自1960年代中期起為戒毒者的康復開展先驅性工作,數十年來一直對本港戒毒治療及康復制度作出貢獻」。

 

仁大助理副校長兼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致贊辭時指,施先生營商採取「333制」,讓職工、股東、公司平分利潤,使勞動者同樣分得酬勞。她表示,施先生把握時代脈搏,每日在其創辦的免費報章《am730》分享營商心得、人生歷練,以及經營理念。李博士又讚揚施先生早年成立「施永青基金」以「還諸社會,改善社會」,其「對社會的貢獻,值得我們莘莘學子的景效」。

 

潘博士在典禮上感謝仁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表示她創辦的聖士提芬會初心不變,將繼續幫助深陷貧困的人士。她鼓勵仁大應屆畢業生,無論順境逆境,都可以發揮影響力改變周遭的人。

 

施先生對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表示榮幸,並向在場畢業生分享對知識的看法。他寄語同學勿為在學校讀書幾年而驕傲自滿,要明白人類掌握的知識是經過祖先長年累月的積累,鼓勵同學繼續傳承。

 

潘靈卓博士在1966 年隻身從英國來港宣教,及後在「三不管」的九龍城寨服務超過20 年,協助無數吸毒者、黑幫人士重新出發。至1981 年,潘博士創辦非牟利機構聖士提芬會,在全港各區服務基層市民,以及提供各類復康和家庭服務。 聖士提芬會在 1997年獲政府批出沙田亞公角地皮,建立「城門之源」提供住宿戒毒服務至今。

 

施永青先生在1978 年與同學共同創辦中原地產,集團業務至今遍及全國過百城市,聘請近 40,000 員工。至2005 年,施先生創辦本港第三份免費報章《am730》,在個人專欄<C 觀點>深入淺出地分享營商智慧、管理哲學。他為人樂善好施,1994年成立「施永青基金」,一方面推動內地農村發展,同時為香港基層家庭及弱勢社群提供援助,每年資助超過100 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