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胡应湘从挫折中学习
2022-01-10

每一个顶尖实业家,都有其成功方程式。合和实业创办人胡应湘博士,就是凭其精准眼光,把握参与兴建内地基建的机会,建造多个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具影响力的项目。他在接受《树仁简讯》专访时寄语年轻人应时刻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明辨是非,掌握两文三语,捉紧人生机会。


胡博士是首批到内地投资的香港地产商,除了合作兴建广州中国大酒店、兴建发电厂解决广东省电力不足问题,又积极兴建公路如广深高速公路、虎门大桥等,改善交通基建,对内地基建发展极具影响力。


作为成功实业家,胡博士最自豪是判断准确,选择到内地参与投资基建发展,发挥示范作用。 「最开心是一九七九年听到邓小平说推行改革开放,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找到正确方向,释放十亿劳动人口,为中国经济带来极大影响。」他补充,要发展经济,就需软硬兼备,硬件上要由基建、发电厂及网络通讯等入手,教育则属不可或缺的重要软件。


曾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又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土木工程,胡博士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眼见美国的州际公路网络为工商业发展带来正面效益,那时我就想,如果我可以为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即现时的大湾区)发展基建,兴建高速公路,就可以带动人流,发挥群体作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他续指,中国多年来在基建方面所下的功夫,奠定今日的富强兴旺,「长江三峡控制水灾之余亦能发电,又建设了完善的高铁网络,目前兴建桥梁的技术亦全球首屈一指,有幸为国家发展出一分力,我觉得很满足。」

胡应湘获颁授荣誉工商管理博士学位。

合和实业过去参与多个本港房屋项目发展,如九龙湾德福花园、北角健威花园及跑马地乐活道一带等的屋苑,标榜货真价实,胡博士对解决香港住屋问题亦很有前瞻性。一九九七年已向首任特首董建华提出类似「明日大屿」的填海计划,「香港最需要解决房屋问题,国民收入高,但租金亦占收入比例太多,市民连基本的住屋需求亦未能满足。我支持『八万五』政策,当时亦有提出开山填海造地以解决土地供应短缺问题,事实上香港一直都是靠开山填海来发展。发展商不怕政府兴建更多资助房屋,只有让市民降低生活成本,积聚财富才有能力转投私人楼宇市场。当然我认为政府在处理土地问题上不够决心,每件事都一定有赞成与反对声音,学西方民主咨询,亦不能一听到反对声音就退缩,不会有每个人都满意的方案,应以广大群众利益为依归,而非有少部分人反对就推倒政策。」

香港寸金尺土,面对近年楼价高企,胡博士坦言不能全怪发展商,「地产商只是面包师傅,买面粉(地皮)做面包(兴建单位), 地皮卖得贵,楼价相对亦会贵,巧妇难为无米炊。」他重视家的概念,希望香港社会可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很多香港人贡献前半生服务香港数十载,年老时工作能力变差,却因居住环境太细而未能与家人同住得到照顾,总不能单靠兴建老人院解决养老问题,这又回到官员是否认知到问题的迫切性,所以我推崇孟子的『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民为贵、君为轻』,香港人其实好简单,只想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年届八十六岁的胡博士自言已踏入半退休,抱「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的心态,虽说对政治没兴趣,却真正做到敢言,「我也是升斗市民,解决问题要有智慧,身为工程师的我惯以科学基础去做决定,当然做人做事最重要有信念,才可站稳阵脚,所以我一直坚守尽自己责任、对社会有责任,要心安理得。」回望人生低潮,他说要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东南亚投资基建,惟一九九七年发生亚洲金融风暴,结果在泰国参与的曼谷高架公路及铁路项目,被当地政府以铁路无法如期完工为由撤销合约,最终亏损数十亿元。胡博士也承认这是他遇过最大的挫折,「人生一定有犯过错,最重要汲取教训不重复犯错,亦不要怨天尤人。」

曾身兼香港理大工学及香港城市大学的校董会主席,胡博士热心支持教育为社会培育人才。谈到教育下一代,他笑言不懂循循善诱,即使儿子也要靠自我修行领悟,但却很认同香港树仁大学创办人胡鸿烈、钟期荣伉俪的办学理念,亦欣赏仁大「敦仁博物」的校训,在增长知识同时培养品格,成为才德兼备的人贡献社会。 「本地大学不逊色于海外学府,香港政府愿意亦投放资源在教育方面,只是办教育最重要是人,师资优秀有水准,学生除了培养好的品行,亦需装备自己,打好两文三语基础,不应因语言能力阻碍个人发展。」

来源:2021年11月及12月号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