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艺传承:香港叶问咏春口述历史》
香港树仁大学在今年8月先后举行《武艺传承:香港叶问咏春口述历史》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及「武艺传承—以影像、人工智能推动非遗发展」座谈会,介绍新闻与传播学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的叶问咏春研究成果,以及探讨如何利用数码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及推动知识转移。
《武艺传承:香港叶问咏春口述历史》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于8月7日在树仁大学研究院综合大楼赛马会多媒体制作中心举行。
树仁大学学术副校长孙天伦教授致词时表示,口述历史在史学研究至为重要,因为可弥补历史的不足,更可钩沉鲜为人知的资料。 《武艺传承:香港叶问咏春口述历史》大功告成,应是香港咏春历史的一大喜讯,谨祝该书洛阳纸贵,更成为这方面颇大的学术研究成果。
两个咏春项目获得近150万元资助
孙教授又表示,由李家文博士构思的两个叶问咏春项目——「咏春的虚拟境界」和「香港非遗与叶问咏春」,分别得到「创新及科技基金」118万元和「田家炳基金会」40万元的资助。
学术副校长孙天伦教授致词。
李家文博士邀请了香港叶问咏春六大系统代表出席座谈会,包括:叶港超师傅、彭耀钧师傅、李煜昌师傅、梁锦棠师傅、骆劲江师傅、严志伟师傅、徐贯通师傅以及陈俭文师傅。他们与李博士分享了《武艺传承:香港叶问咏春口述历史》筹备以来的点滴,并分析探讨叶问咏春面对的种种挑战,及如何传承保育。 「叶问咏春」于2014年被列入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清单上的非遗项目总数为480个。
出席活动的嘉宾还包括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佩珠小姐、研究项目顾问杨永积师傅、彭芷敏校友,以及多位树仁大学管理层及学者,包括常务副校监胡怀中博士、校董会委员陆国权先生、协理副校长(大学行政)张少强教授、协理学术副校长(教学发展)黄君良博士、经济及金融学系副教授李树甘博士、新传系两位副系主任林援森博士、苏启智先生及黄仲鸣教授等。
树仁大学校董会委员陆国权先生(站立者)表示儿时在马来西亚曾学咏春。前排左起为叶问宗师次子叶正师傅之入室弟子、咏春体育会主席李煜昌师傅;仁大常务副校监胡怀中博士、叶问长孙叶港超师傅,以及问公长子叶准师傅世界代表之一、仁大中文系校友彭耀钧师傅。
《武艺传承:香港叶问咏春口述历史》新书发布会暨座谈会的参加者在活动结束时合照。
《武艺传承:香港叶问咏春口述历史》封面。
李家文博士(右一)与香港叶问咏春六大系统代表回顾叶问咏春发展历史。
「武艺传承—以影像、人工智能推动非遗发展」座谈会
「武艺传承—以影像、人工智能推动非遗发展」座谈会在8月28日于大学的赛马会多媒体制作中心举行。
出席座谈会的主讲嘉宾包括:香港电台纪录片《功夫传奇》监制倪秉郎先生、《功夫传奇》主持杨永积先生和新传系系主任李家文博士。座谈会由新传系副系主任苏启智先生以及纪录片《守道》导演兼新传系兼任讲师冼浩贤先生担任主持。
座谈会参加者与讲者合照,出席人士包括中小学校长及师生、咏春界同门、传媒友好、校友等。
配合大学「数码人文」发展策略
协理副校长(大学行政)张少强教授致词时表示,李家文博士有关叶问咏春的研究,配合了大学的「数码人文」策略发展方向,值得发扬和推广,期望相关研究可引领出新的发展方向。
协理副校长(大学行政)张少强教授致词。
出席座谈会的其他嘉宾有: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荣誉教授何文汇博士、香港教育大学健康及体育系高级讲师雷雄德博士、香港延展实境协会会长淘满勋先生,树仁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兼卓越教授张越华博士、法律与商业学系系主任吕哲盈博士,以及新传系学者,包括副系主任林援森博士、黄仲鸣教授、李晓瑾老师、郑逸宇老师、张景宁老师、何戎笙老师、郭金锋老师、赖俊程老师、马文敬老师、裴浩辉老师、成启聪老师、戴炽贤老师、黄修平老师、杨健兴老师、杨明龙老师、阮子敏老师及项目顾问彭芷敏校友。
座谈会讲者与嘉宾合照(左起):倪秉郎先生、杨永积 先生、李家文博士、何文汇博士及吕哲盈博士。
座谈会讲者及大学教职员与雷雄德博士合照(左五)。
大学管理层和教职员与讲者和嘉宾合照。
座谈会讲者、主持及工作人员合照。
(左起):杨永积先生、倪秉郎先生、李家文博士。
来源:2021年11月及12月号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