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心理学哲学硕士课程毕业生黄兆星,是辅导及心理学系首位培养出来的心理学哲学硕士。他本科毕业于英国 University of Salford,主修心理学,毕业后在大学出任研究 助理,直至2018年入读树仁大学的心理学哲学硕士课程。
黄兆星的毕业论文以情绪管理与梦境之间的关系为主题。他接受《树仁简讯》访问时表示,他在研究中发现,人如果能有效地管理其负面情绪,可降低负面情绪的强度,从而使引发负面情绪的事件在梦中出现的次数减少,做恶梦的频密程度也会降低,反之,情绪管理较差的人发恶梦的次数会相对较高。
他在研究中也特别探讨了恶梦与清醒梦的关系,发现情绪管理能力较差的人,其恶梦转变为清醒梦的现象,与情绪管理能力息息相关。
黄兆星说,修读哲学硕士课程使个人的研究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者的思维模式」。他特别感谢他的论文指导老师余启程教授。
「余启程教授思考问题时,每次都较我广宽和详细,比我更有系统性。我最大的得益是从他身上学会了如何把自己的想法构建起来,从而建立有效的论证和推论。某些我写的论文和文章,自以为有充份的论证,但在他眼中往往是不够全面或存在着盲点,容易被推翻。他使我学会如何在思考和论证上,做到更加清晰和细密。」
问及整个学习过程对他个人的成长有什么帮助时,黄兆星表示,在研究式硕士课程下,个人研究为课程主导,上课只占很少时间,亦没有考试,两年里个人的研读、实验、数据整理及写作,占去了大部分时间。在第一年,学习和研究比较轻松,但踏入第二年便感到时间的压迫及被进度追赶。 「由于我是已婚人士,有时候过于专注在研究上,会使生活出现不平衡,而这种自由度较高的学习模式,促使我学会了有效管理时间和压力的方法,以达至一个在生活与工作间较好的平衡。」
黄兆星的目标是继续深造。 2021年9月,他在英国获得研究机会,加上家庭方面的考虑,他决定远赴英国,因此无法出席11月举行的毕业礼。
来源:2021年11月及12月号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