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研究中心舉辦「動盪時代年青人何 去何從:香港年青人自我認同的建構與 鞏固」網上研討會
2023-01-18

樹仁大學學術副校長、「年青人自我認同型態」研究團隊及演講嘉賓合照。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研究中心於2022年8月13日舉辦了「動盪時代年青人何去何從:香港年青人自我認同的建構與鞏固」網上研討會。

這次網上研討會是以網上及現場同步進行,首先由樹仁跨學科研究團隊介紹 RGC IDS(CRG)「研究資助局院校發展計劃協作研究撥款」資助的「青年人自我認同型態與社會心理因素的關係:香港一項縱貫性研究」的初步結果,並邀請到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石丹理教授擔任主題演講嘉賓,為樹仁大學研究團隊的報告作回應,同時亦邀請了東華三院(青少年及家庭服務)及香港青少年服務處(一微^_^米網上青年支援隊)擔任演講嘉賓,就他們在青少年服務的工作上作出分享。是次網上研討會共有50多人出席,包括社福機構同工、中學及大專教職員及專業人士。

樹仁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在香港使用 Luyckx 等學者(2008)開發的同一性發展維度量表(DIDS) 對青年人「自我認同型態」(Youth Identity Status)進行了研究。該研究分為4個不同的階段進行資料搜集,每6個月進行一次,向年齡介乎15至24歲的中學生及大專生以問卷調查方式收集數據。是次研討會中所展示的結果是基於第一期收集的數據(2020 年 11 月至 2021 年 9 月)。在此階段的研究中,收集了1,840名香港青少年的資料,被訪者當中包括958名中學生及882名大專生。根據 Luyckx 等學者(2008) 建立的整合身份模型,本研究團隊總結得出六種身份認同型態,而各種型態的分佈及意義見於下面圖表:

由以上圖表所見,接近一半的受訪青少年都被辨別為「延緩型」或「搜尋延緩型」,這解釋了本港有不少青年人在求學時期仍處於尋找身份的探索階段,對於自己的未來規劃尚未建立一個清晰的方向,而其所佔比例與不少西方研究中的相近。此外,本研究團隊也就上述的6種身份認同型態與四種社會心理因素(親社會行為及公民參與、越軌行為、社交媒體的使用情況、職業不確定性)的關聯性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成就型」的青少年表現出最高程度的親社會行為和公民參與,並且表現出以目標為導向的社交媒體使用情況,同時有最低程度的越軌行為、對社交媒體的成癮性和職業不確定性。同時,「擴散散亂型」及「輕鬆散亂型」中的青少年則表現出最低程度的親社會行為和公民參與,並且表現出較少以目標為導向的社交媒體使用情況,同時有最高程度的越軌行為、對社交媒體的成癮性和職業不確定性。
 
 

樹仁大學「年青人自我認同型態」研究團隊項目統籌人、社會系系主任張越華教授致歡迎詞。

本研究團隊的項目統籌人、社會系系主任張越華教授表示,上述的研究不僅是香港首次採用 Luyckx 的量表來辨認青少年各種自我認同型態,故此有學術貢獻,同時能夠為改善青少年政策和設計青少年服務和計劃提供重要參考,以協助他們建立和保持著一種穩定及正面的身份認同。具體而言,未來青年政策應幫助他們邁向「成就型」的身份認同型態,並避免讓他們陷入「散亂型」的身份認同型態。

當明年四個階段的數據齊集後,各種身份認同型態的軌跡,以及它們與多種社會心理因素變項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分析,將可讓研究團隊與機構、學校和政策制定者共同攜手建立更具成效的青年發展計劃及服務。

就著張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石丹理教授在研討會中分享不少現今青年政策議題。他認為現時本港的青年發展政策欠缺全面,大部分老師和家長盲目地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忽略了他們的身心靈健康發展。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他留意到社會上大多只關注公共衛生政策和與財政狀況有關的議題,卻忽略了青少年所欠缺的人際間的關懷及家庭資本的問題。同時,他指出正向青少年發展(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可提供一個完備的理論架構,發掘更多的研究議題,對症下藥,從而幫助他們穩健成長,達到全人發展。而青少年身份認同正是正向青少年發展的其中一環。
 

除了石教授的精闢評論外,東華三院(青少年及家庭服務)及香港青少年服務處(一微^_^米網上青年支援隊)亦分別就他們在前線工作上遇到的個案作出分享。東華三院(青少年及家庭服務)指出青少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所面對的四大問題。第一,他們的生活節奏被打亂,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增加了他們在家玩電子遊戲的時間,令他們的肥胖率也有所上升,對他們的健康造成影響。再者,疫情令青少年需要改為在家上網課,削弱了他們的社交能力,也令他們感覺無助,難以找他人傾訴,而長期留在家中也令他們感到失去了現實和心靈上的空間,從而增加了與家人發生爭執的機會。最後,疫情也令青少年對前途感到迷惘,失去信心和希望。為解決這些問題,東華三院(青少年及家庭服務)在研討會中介紹了他們一系列的計劃讓一眾青少年重拾自我,包括舉辦工作坊、興趣班、遊戲小組等。香港青少年服務處(一微^_^米網上青年支援隊)則講述了青少年在線上線下之間對自己身份認同的分別。根據服務經驗,他們發覺青少年在線上因匿名關係會較為願意放袱,展現真實的一面,而線下則會經過包裝示人,不敢完全放開自我,而香港青少年服務處(一 微 ^ _ ^ 米 網 上青年支援隊)在研討會中介紹了他們的工作,就是透過於互聯網上各平台的途徑,包括電競、音樂、網絡節目等類別,來主動接觸不同類型的青少年,逐步讓他們調整標準,減低自我差距可能性,從而讓他們不論在線上線下也能展示一個多元的自己。

在最後的圓桌討論環節中,研究團隊成員及一眾嘉賓就青少年自我身份認同型態議題展開討論,其話題主要圍繞著如何讓青少年認識自我及接納自我,要讓他們學會懂得欣賞自己,不要時常與他人作出比較。基於香港大多年青人尚未建立出一種正面及具承諾的身份認同型態,學者、機構、政策制定者與地區學校之間應緊密合作,多了解他們的想法,才能設計出一套整全及有效的青年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