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系举办研讨会及工作坊 加深公众认识复和司法概念与实践
2023-04-07

复和司法工作坊于研究院综合大楼举行。

 

继国际会议圆满成功,法商系再于12月13日及16日,举行与复和司法相关的实体工作坊。 仁大助理学术副校长、法商系系主任吕哲盈博士表示,近年香港青少年犯罪率有上升的趋势,期望透过一连串讲座及工作坊等,令大众了解复和司法的理论与实践,从而对年轻的犯事者给予支持,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作准备。


仁大助理学术副校长、法商系系主任吕哲盈博士(左),致送纪念品予香港警务处警察机动部队副校长廖珈奇先生。


黄成荣教授以「复和公义理念与实务」作讲题。

 

 

在1 2 月13 日举行的「复和公义理念与实务」主题讲座中,香港城市大学犯罪学教授黄成荣教授以刑事司法制度作设入点,指出现存司法制度目的意在惩罚性措施,并非令罪犯改过自身,对减低犯罪问题并无任何实际作用。 因此,需寻求更有效的方法以改善现存的刑法制度。 「复和公义能弥补现今制度的不足,由于复和公义主张透过补偿,使违法者与受害人关系缓和,并以双方和解作最终目标。」 他续指,复和公义讲求「复和、充权、重投社会」这三大原则,其中复和概念指对受害人的悔过、修补等, 而充权则是受害人与违法者的沟通、讨论伤害与赔偿,至于重投社会是透过宽恕而各人关系修补,而犯人亦可逐渐重投社会,从而达到复和公义目的,即「解决问题是为了未来,而非在已发生的过失身上」,同时能平衡受害人与违法者的利益。

 


苏信恩大律师在研讨会上作出分享。

工作坊有互动角色扮演环节。

 

至于12月16日举行的研讨会,分别邀请了苏信恩大律师分享刑事案例、善导会社区教育及义工服务高级经理李冠美女士分享复和公义在社区的真实个案,以及香港警务处警察机动部队副校长廖珈奇先生从执法角度分享复和司法的经验。 其中李冠美女士分享她二十多年来的复和工作经验与心得时指出,香港至今仍未有刑事调解相关的法律条文,往往只能靠受害人与违法者的自愿配合,期望日后有刑事调解手法去处理社区问题,服务社区。

 


警司分享经验。

真实个案现身说法分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