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办流行歌词讲座检视姜涛影响力
2023-05-20

「香港流行歌词讲座」以《未曾介入:姜涛歌曲的自我书写》为主题。

香港树仁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第三场「香港流行歌词讲座」,行政副校长、社会学系张少强教授以《未曾介入:姜涛歌曲的自我书写》为主题,透过检视填词人为偶像歌手姜涛所写的歌词,探寻当前的流行歌词有何主要转向,以及如何以其诗学表达当前香港人的集体处境。

张少强教授首先以文学价值与市场价值作切入点,指出艺术创作与生计并不在对立层面,而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歌曲的市场价值大部份是来自唱片销量。 惟在网络普及后,唱片市场严重萎缩,导致本港乐坛出现低潮期。 但以姜涛或其男团MIRROR为首的新一代歌手,则为流行歌曲找到一个新营运模式。

从广播到窄播、大众到分众,令市场上难以再出从前的天王巨星。 张少强教授指出,跨平台的出现令歌手有一个全新途径接触观众,他以Busking(街头表演)为例,指出从前的天王巨星并不会在街头卖唱,但现在Busking已成为一项非常普通宣传或接近听众的方法。 歌手们现时往往需要多方面才能,争取多元的公开演出及曝光。


(前排左起)仁大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课程发展)王家琪博士;
仁大行政副校长、社会学系教授张少强; 仁大历史学系系主任何其亮教授。

 

姜涛的歌曲往往围绕着自我成长、个人印记,几近真人S h o w 那般, 属比较自我的类型。 张教授以姜涛的歌曲《一号种籽》为例,指出歌曲表述一个直白的中学爱情故事,但歌曲在更多时代都在告诉其内心的软弱,整首歌曲亦以男性身份认同矛盾来推进,一方面是汉子的刚阳,另一方面是暖男的柔情,这两方面的结合,令听众更能被打动,可爱性格更加突出。

至于借助情歌歌词代入社会状况早不是新鲜事,姜涛的歌曲《亚特兰蒂斯》作为一首情歌,歌曲表述对浪漫爱情憧憬,但亚特兰提斯源于柏拉图书写,意指理想国。 若果以歌曲的互文性来看,歌曲歌词则会变成对时局的憧憬,对社会的介入。 总括来说,张教授认为歌词与社会状况总是有所关连,即使并非作者原意,但听众也会有其自我感受。

 

张少强教授于讲座尾声时兼论歌手林家谦的文青作品。
仁大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课程发展)王家琪博士(右),
代表致送纪念品予行政副校长、社会学系张少强教授。